太阳集团tcy8722
 学院首页  学院概况  本科教育  研究生教育  科学研究  党群工作  学生工作  招生就业  交流合作  校友之家  表格下载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学生工作>>成长辅导>>正文
第一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新观念
2017年05月18日 00:00 佚名  本站原创

第一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新观念


    早在半个多世纪之前,心理学家荣格就提醒人们,要防止远比自然灾害更危险的人类心灵疾病的蔓延。他认为,随着人们对外部空间的拓展,人对心灵的提升却停滞了;人们在智力方面收获过剩,心灵方面却沦丧殆尽。精神生活中的深度不安折磨着现代社会中最敏感的人:苦闷、焦灼、孤独、冷漠……
    世界卫生组织宣称:21世纪,全球每5人中就有1人将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联合国有关专家也曾预言:到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带给人们持续而深刻的痛苦。几十年过去了,这些预言为了现实吗?
    随着社会发展,竞争加剧,许多人不堪重负,精神濒临崩溃的边缘,杀人、自杀等恶性事件频频发生,抑郁症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为“世纪病”。还有更多的人,虽然表面看来一切正常,但内心也在默默忍受越来越大的心理压力。
大学生,作为思想最活跃、感受最灵敏、对自己期望很高、对挫折的承受力不强的一个特殊人群,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承受着更大的压力与冲突,呈现出更多的心理问题与疾患。研究者发现,在大学生中,患有明显心理疾病的人虽为数不多,但几乎每一位大学生都曾为“第三状态”困扰过。
    精神疾病是当今社会越来越受关注的问题之一,目前精神疾病的致病因素中最主要的是心理因素。据北京16所高校的调查反映,因精神病而休学、退学的人数占休学、退学总人数的39.7%和64.4%。更为严重的是,自杀、故意杀人等暴力事件与大学生联系在了一起。
    2002年2月23日,清华大学刘海洋用浓硫酸向黑熊泼去;
    2002年1月16日,暨南大学本科生黄某在家中跳楼自杀;
    2004年2月,云南大学马加爵残忍杀死四名同学,震惊全国------
    究竟如何看待刘海洋事件?教育部副部长、人大代表袁贵仁委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今天学生的教育至少存在四方面的欠缺。一是心理教育。具有正常心理的人都不会这样做,这位同学的心理方面有些缺欠。现在教育侧重知识的传授,对学生而言,知识也应该包括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二是从环境教育来说,这位同学是单亲家庭,内向,不爱交流,与人和谐相处的能力不是非常好。如一开始他能与人交流自己的想法,可能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三是人文精神教育。即教学生怎样做人,与自然、人和社会和谐相处。大学更重视自然科学的传授,对人文教育的重视远远不够,我们教育的目标应该把他律变成自律,内化为自觉。四是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要形成整体,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朝一个方向用力,为学生制定一个统一的努力目标。
    又是什么样的打击使年轻的学子放弃宝贵的生命?什么样的挫折使正值花样年华的学子舍弃精彩的生活?一封自杀学生留下的遗书,给人沉重的思考。“我真的不知道该如何选择,我的性格本来就很冲动、沉默、偏激。做出这个决定我真的想了好多,突如其来的打击令我无法承受。我也想爱我的家人和同学、朋友,可是仍然不明白,命运为何如此不公,我原本生活得很幸福,但由于天真、无知、愚蠢,把自己推向了绝境。我谁也不怪、不恨,我不断地责怪自己,也许我本不该来这个世界,可是,我终于向命运屈服了,我的世界里只有悲伤,我想要的东西都远离了我。既然现实这么残酷,我无法选择坚强。我会把一切悲伤带走。”失恋、学业失败、人际适应困难、经济压力等几方面的问题同时降临到他的身上,他选择了逃避与放弃。
     是什么原因使得马加爵成为杀人犯,又是什么原因使得他残忍地杀害了自己的同学?中国人民大学李玫瑾教授认为,真正决定马加爵犯罪的心理问题。是他强烈、压抑的情绪特点,是他扭曲的人生观,还有“自我中心”的性格缺陷。同时,他的犯罪心理、犯罪方式与手段,又与他的智力水平密切相关……
    种种现象表明心理健康至关重要,件件案例警示心理健康研究迫在眉睫,而近年来的心理教育研究成果的确也让人欣喜与充满希望。

第一节  心理健康新概

 一、健康的含义
194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世界卫生组织宣言》中开宗明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而且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心理上、社会上完全安好的状态。由此可见,健康应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等几方面。所以一个健康的人,既要有健康的身体,还应有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只有当一个人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都处在一种良好状态时,才是真正的健康。根据现代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了个体健康的10项标准。

1.有足够的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巨细,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
5.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适当,身材匀称,站立时头、臂、臀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
8.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齿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皮肤富有弹性,走路感觉轻松。

二、心理健康的涵义
心理健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狭义的心理健康,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知、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基于以上观点,我们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达到协调一致,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
所谓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即个体心理在自身和环境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心理功能状态,而不是绝对完美的心理功能状态。良好心理功能状态的相对性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个体的心理与大多数人相比,其心理功能是正常的;二是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是心理功能状态这一序列的两极,是一种相对关系,并不是一种非此即彼的关系。

保持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必须符合三项基本原则:其一是心理活动与客观环境的同一性原则。不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与客观环境保持同一。失去同一,即失去平衡,则心理失调,行为异常。例如,青少年儿童富于想像,幻想未来,无疑是正常现象,但若一个儿童整天想入非非,甚至产生幻觉,则是心理异常表现。其二是心理过程之间协调一致性原则。即一个人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保持自身的完整统一,协调一致,保证准确有效地反映客观现实。如果失去这种协调和统一,必然会出现异常心理。例如,当一个人对令人愉快之事却作出冷漠的反应,而对使人痛苦之事却作出欢迎的反应,这是心理异常的表现。其三是个性特征的相对稳定性原则。即一个人在长期的生活经历中形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具有相对稳定性,一般是不易改变的。但是,如果在外部环境没有巨大变化的情况下.一个人的个性出现明显变化,就应考虑到心理活动是否出现异常。例如,一个平常热情活泼的人,突然变得沉默寡言,一反常态。

第二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一、心理健康的标准
1、经验标准。即当事人按照自己的主观感受来判断自己的健康,研究者凭借自己的经验对当事人的心理健康进行判定;重在关注当事人的主观心理感受,由于个体先天的遗传及后天的环境不同,经验标准更强调其个别差异。同样的生活事件,当事双方由于自我认知不同,自我体验不同,自我评价也不尽相同。
2、社会适应标准。以社会中大多数人的常态为参照标准,观察当事人是否适应常态而进行其心理是否健康的判断。例如:大学生根据生理、心理与社会发展应当具有独立生活与处理生活中面临的事务的能力,而如果有的大学生生活能力低下不能打理自己的日常生活,这便需要引起重视。
3、统计学标准。依据对大量正常心理特征的测量取得一个常模,把当事人的心理与常模进行比较。这个标准更多的应用于心理学研究之中,一般而言,我们都要将个体的心理测验结果与常模对照,来判断其心理健康状况。
4、自身行为标准。每个人在以往生活中形成的稳定的行为模式,即正常标准。事实上,心理健康与否,其界限是相对的,企图找到绝对标准是不现实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掌握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如何把握标准?我们认为应掌握三个标准,即相对性、整体协调性和发展性。我们在研究大学生整体心理健康时,应将目光投向发展的健康观,即更多的大学生在发展中面临的许多人生课题,心理危机与心理困难也都是在发展的大背景下产生的。有的心理困惑属于某一群体所特有的,比如多重压力之于大学生,他们的人生期望、职业抱负、学业期待引发的学业压力、就业压力、情感压力等都需要应付。有些心理问题具有阶段性,当个体心理成熟后会自愈。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大学生的普遍年龄一般在18—25岁之间,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正处于青年中期。大学生的心理具有青年中期的许多特点,但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大学生又不能完全等同与社会上的青年。心理是否健康一般采用量表测量,其标准不是固定不变的。心理健康标准随着时代变迁、文化背景变化而变化。根据我国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评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应从以下几个标准给予着重考虑:
一是智力正常。智力,是人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创造力及实践活动能力等的综合,包括在经验中学习或理解的能力,获得和保持知识的能力、迅速而成功地对新情境做出反应的能力、运用推理有效地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这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与工作的基本心理条件,也是适应周围环境变化所必需的心理保证,因此,衡量大学生的智力是否正常,关键在于其是否正常地、充分地发挥了自我效能:即有强烈的求知欲,乐于学习,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二是情绪健康。其标志是情绪稳定和心情愉快。包括的内容有:愉快情绪多于负性情绪、乐观开朗、富有朝气,对生活充满希望;情绪较稳定,善于控制与调节自己的情绪,既能克制又能合理宣泄自己的情绪,情绪的表达既符合社会的要求又符合自身的需要,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有恰如其分的情绪表达;情绪反应与环境相适应。反应的强度与引起这种情境相符合。
三是意志健全。意志是人在完成一种有目的的活动时进行的选择、决定与执行的心理过程。意志健全者在行动的自觉性、果断性、顽强性和自制力等方面都表现出较高的水平。意志健全的大学生在各种活动中都有自觉的目的性,能适时地做出决定并运用切实有准备的方式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能采取合理的反应方式,能在行动中控制情绪和言而有信,而不是行动盲目、畏惧困难,顽固执拗。
四是人格完整。人格是个体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完善就是指有健全统一的人格,个人的所想、所说、所做都是协调一致的。人格完善包括人格结构的各要素完整统一;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不产生自我同一性混乱,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人格的核心,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目标和行动统一起来。
五是自我评价正确。正确的自我评价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大学生在进行自我观察、自我认定、自我判断和自我评价时,能做到自知,恰如其分地认识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既不以自己在某些方面高于别人而自傲,也不以某些方面低于别人而自卑,面对挫折与困境,能够自我悦纳,喜欢自己,接受自己,自尊、自强、自制、自爱适度,正视现实,积极进取。
六是人际关系和谐。良好而深厚的人际关系,是事业成功与生活幸福的前提。其表现为:乐于与人交往,既有广泛而深厚的人际关系,又有知心朋友;在交往中保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有自知自明,不卑不亢;能客观评价别人和自己,善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宽以待人,乐于助人,积极的交往态度多于消极态度,交往动机端正。
七是社会适应正常。个体应与客观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秩序,既要进行客观观察以取得正确认识,以有效的办法应付环境中的各种困难,不退缩;又要根据环境的特点和自我意识的情况努力进行协调,或改变环境适应个体需要,改造自我适应环境。
八是心理行为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大学生是处于特定年龄阶段的特殊群体,大学生应具有与年龄与角色相适应的心理行为特征。

三、界定心理健康标准的注意事项
(一)心理健康状况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即心理健康只有在与同一年龄的人心理发展水平的比较中,才能显现其价值。而人与人之间的个别差异,地域与地域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与国之间的社会文化背景差异,又决定了心理健康标准不能绝对化。以上我们只是粗线条地勾勒出心理健康标准,深入研究这一问题则需要进行跨文化的调查才能做到。
(二)人的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积极的心理状态。
人的心理健康与不健康是相对而言的,从心理健康到心理不健康之间有着巨大的量的变化。我国心理学者岳晓东将人的精神健康比做白色,精神不健康比做黑色,认为在白色与黑色之间存在着一个巨大的缓冲区域——灰色区。灰色区域又可以进一步分为浅灰色区与深灰色区,浅灰色区的人只有心理冲突而无人格变态,其突出表现为由诸如失恋、丧亲、夫妻纠纷、家庭不和、工作不顺心、人际关系不佳等生活矛盾而带来的心理不平衡与精神压抑。深灰色区的人则患有种种异常人格和神经症,如强迫症、恐人症、癔症、性倒错等症状。浅灰色区与深灰色区之间也无明确界限,是一个渐进的演变过程,包括人的心理不平衡、情绪障碍及变态人格,这些问题虽属于非器质性精神痛苦,但不同程度地干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与情绪状态。
世间纯白的心理完美和纯黑的精神疾病的人极少,大多数人的精神状况都散落在这一灰色区域内。有些学者将这一灰色区域——既非疾病又非健康的中间状态称为“亚健康状态”,或者“第三状态”。“第三状态”是一种很不幸的非健康状态,虽然不是明显的病态,但却严重影响人的心理生活质量,浪费精力,将精力引向非建设性的渠道,降低人际吸引力,毁坏人的自我感受,降低人的自我满足感,束缚人的创造性。所以,心理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心理疾病,还指要超越“第三状态”。
(三)—个人是否心理健康与一个人是否有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并不是一回事。判断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不能简单地根据一时一事下结论。心理健康是较长一段时间内持续的状态,心理健康者并非毫无瑕疵。一个人偶尔出现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并非意味着此人一定心理不健康。有的时候,只要他能适应社会生活,其生命具有活力,能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就可被视为心理健康。
据此,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大体可分为三个等级:一是一般常态心理,表现为心情经常愉快,适应能力强,善于与别人相处,能较好的完成与同龄人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活动,具有调节情绪的能力;二是轻度心理困扰,属于成长中的发展性问题,表现为各种适应问题、应激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等,主要由于心理发展水平低、社会适应不良、突发性事件以及遭受挫折等因素引起,经主动调节或通过专业人员帮助后可恢复常态;三是中度的心理障碍,表现为神经症、轻度的人格异常和性心理障碍等,主要是由于心理负担过重、心理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或受到某种强烈刺激所致,适应失调,不能维持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如不及时治疗可能恶化成为精神病患者
(四)心理健康是一个文化的、发展的概念。在同一时期,心理健康标准会因社会文化标准不同而有所差异,特定的社会文化对心理健康的要求,取决于这种社会文化对心理健康的各种特征的价值观。心理健康不是一种固定不变的状态,而是一个变化和发展的过程。邓恩(Dunn,H.)曾将理想的健康或高水准的健全状态看作是“一种机能整合的方式,它使个体发挥最大的潜能,它要求个体在其所处的环境中保持连续的平衡和有目标的方向。”根据邓恩的看法,健康就不是一种固定状态和水准,而是趋向更高机能潜在力量的进步方向,健康具有整体性,它是生存、自我更新和创造性的调整及实现的良好状态。换言之,健康是没有止境的,每一个人都应该追求心理健康和心理发展的更高层次,以充分发挥自身潜能,达到自我实现。

第三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
 (一))大学生心理问题有性别、年级和地域差异。
北京市的调查显示,大学生在心理问题发生率方面,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和年级差异,但存在地域差异,来自农村的学生其心理问题发生率比来自城市的学生高;在心理问题症状体验的严重程度方面,存在明显的性别、年级和地域差异,其特点是,女生的严重程度较男生高,一、二年级学生的严重程度较三、四年级学生高,来自县镇和农村学生的严重程度较来自城市的学生高。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应放在低年级,并重点关注女生和来自县镇、农村的学生。
(二)大学生心理素质总体上是良好的、积极的,大多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大学生中究竟多少学生有心理问题?一直是社会关心的热点之一,而关于这一问题的回答并不一致。有报道说,某地区大学生有心理障碍的比例高达约40%,也有报道说25%或者20%。此外,关于大学生因心理问题导致自杀、出走以及伤害自己和他人的报道也不断见诸媒体,从而更加引起社会,尤其是政府教育机构、高等学校以及家长和学生的关注。
    1998年北京市的一次大规模调查结果显示,总体上,大学生中可能存在中度以上心理问题的学生占16.51%。调查结果还显示,大学生“认为自己心理素质很高或较高的”占45.1%,“认为自己心理素质很差或较差的”占10.2%;而大学生对其他大学生进行评价时,他们“认为目前大学生总体上心理素质很高或较高的”仅占11.5%,“认为目前大学生总体上心理素质很差或较差的”比例高达23.1%。
(三)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是发展中的问题。
大量事实表明,大学生中有重度心理障碍的学生很少,有精神病的学生更是极少,多数学生遇到的都是一般性的心理困扰,属于发展性心理问题,即多数学生的心理问题都是由于在完成自身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发展课题方面遇到了困难而产生的,如新环境适应问题、情绪管理问题、自我接纳问题、学习策略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异性交往问题、性心理问题等等。部分学生由于不能妥善地解决面临的发展性心理问题而进一步导致了中度的心理问题,如强迫症状、恐怖、焦虑、抑郁等。因此,及时发现大学生的发展性心理问题,帮助大学生及时调节、疏导和解决这些问题,避免产生更为严重的心理障碍,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本任务。
(四) 大学生也存在一定比例的心理障碍,需引起高度重视。
调查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较好。但下列调查,提醒人们要大力加强多种形式的心理咨询工作。这部分学生如果得不到帮助与调整可能会发展为心理疾病,影响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如果得到及时的指导和帮助,可以解决或缓解冲突和症状,恢复健康。
一项以全国12. 6万名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显示,20 .23%的人存在不同的心理障碍。据北京16所大学的联合报告,因心理、精神方面疾病休学、退学的人数占总休学退学人数的37. 9%和64. 4%。
有关单位对南京4所高校的一万多名大学生精神状况进行过调查,结果显示,约有四分之一的人有心理问题,有11. 7%的学生患有程度不同的心理疾病。另外,对南京市的608名同学调查时发现,有过心理危机的占75%。南开大学一项对天津市20所高校2 3万余名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天津市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情况良好,占学生总人数的74 .74%,但仍有25. 26%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障碍或疾病。据一位大学教授所做的抽样调查,当今大学校园里使用频率较高的词汇有“郁闷”、“空虚”、“无奈”、“压抑”等。少数大学生甚至觉得生活毫无意义。
研究者发现,在大学生中,患有明显心理疾病的人毕竟为数不多,然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几乎每一位大学生都曾为“第三状态”困扰过。据调查(张玲等,2001),困扰当代大学生的“第三状态”具体表现为:无聊无为、胆怯退缩、自卑逃避、封闭压抑、麻木迟钝(不会内疚、不懂感激)、幼稚依赖、优柔寡断、虚荣矫饰、偏激固执、任性刁蛮、委屈感与牢骚、悔恨、犯罪感与自责、仇恨与敌意、自我失败主义,等等。这些心理问题令人担忧,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排解和治疗,将导致严重后果的发生。
二、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与精神疾患
(一)生活适应问题  
进入大学后,学生的吃、穿、住、行等方面都要自主独立进行。但有的同学自理能力较差,抱怨打水太远,吃饭太挤,洗衣太累;有的学生“在家靠父母,在校靠保姆”,连从事与自身有关的简单劳动如洗衣服都懒得动,有的家长甚至千里迢迢赶到学校,只为了给孩子洗衣缝被。有的学生不习惯住校,觉得在寝室很别扭,讨厌有的同学打电话时间过长,特别是就寝时吵闹,不按时熄灯,感到睡眠严重不够;也有许多来自外省的同学,他们对湖南的饮食不习惯,气候不适应,语言又不通,感到人生地不熟,发出“在家日日好,出门时时难”感叹,生出“想家,想亲人,想高中同学,想回家----”的迫切愿望,流露出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与依恋之情,有一种难以消解的苦闷和忧愁。
(二)学业问题 
(1)学习压力大。 学生认识到知识对未来人生的重要性,感到新知识的匮乏和创新能力的缺少对未来的前景十分不利。他们在学习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积极参加普通话培训、计算机过级、英语过级等考试。有些同学为了保住高中时代“佼佼者”的地位,废寝忘食地学习,负荷突然加大,长期处于紧张的学习气氛之中,导致学习压力大。
(2)学习动力不足。主要表现为目光短浅,胸无大志,缺乏社会责任感,求知欲不强,毅力缺乏,视学习为苦差事。有些同学因为没有考上理想的学校,对目前所学专业缺乏兴趣,认为所学专业不是自己原来的选择,从而学习缺乏热情和动力。
(3)学习目的不明确。有些同学由于学习目的不明确,有厌学情绪,即使跟班学习,也是敷衍应付日常学习任务,抱着“混文凭”的态度学习。
(4)学习注意力不集中。进入大学后,大学生面临的生活空间、生活节奏、生活内容、生活形式都发生了较大变化。有些同学明显感到学习注意力不像中学时代那样集中,上课时不专心听课,课后沉迷于上网打游戏。有的同学抱怨没人引导,不知自己喜欢什么、该怎样打发业余时间。
(5)学习动机功利化。市场经济的利益杠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对于学习,学生表现出空前的功利意识。对还没有学的课,学生问的第一个问题是“我学习这门课有什么用?”因而出现了专业课、基础课门前冷落车马稀,而技能类课程如计算机、外语、股票各种各样的证书班摩肩接踵、门庭若市的明显对比。“考证热”正是学习功利化的直接表现。学生充分了解到市场对各种证书的青睐,因而放弃了专业课的学习去追逐各种有用的证书。
(三)情绪问题
 :(1)抑郁。主要表现为对任何事都悲观失望、消沉愁闷、郁郁寡欢、意志消沉、自卑内疚、睡觉失眠等。出现抑郁的原因有高考失意、情场失败、亲人病故、奖学金未评上、入党没 批准等。这种抑郁情绪经过一段时间后,轻度的会逐渐减弱甚至消失;严重的则往往影响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如果得不到及时咨询及治疗,就会形成严重的心理疾病,个别的甚至会出现自杀的念头和行为,造成严重后果。
(2)焦虑。通常包括自信心、自尊心的丧失,失败感、罪恶感的增加等。这是几种情绪混合而成的情绪体验。大学生入校后,有些同学发现大学并非是自己理想中的“伊甸园”,现实并非像他们憧憬的那么美好,于是便感到失望,怀疑自己,担心将来。
 (1 自我焦虑。青年时期比任何年龄更关注自己在他人尤其是异性心目中的形象,学生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长相、胖瘦、高矮、能力、魄力、魅力,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焦虑,有的学生担心自己长得不够漂亮,不能获得异性的好感,甚至部分女生因没有男生追求而苦恼;有的学生总感到自己的先天条件不够理想,因而非常自卑,不能建立自己的社交形象与公众形象。
(2) 考试焦虑。尽管所有的大学生都经过了黑色七月的严峻考验,大学考试对学生尤其是基础较差,大学第一学期考试失败的学生尤其突出,他们无端担心考试失败,甚至产生了厌倦考试的心理状态。有的同学从职高过来,英语、计算机的基础很差,也担心英语过级,计算机考证等问题。还有的同学对所学专业感到害怕,因为以前没有真正接触过,担心专业学不好,3年后找不到工作,实现不了父母订下的目标,辜负了家人的期望,特别是想到全家,包括妹妹都停学外出打工,都在赚钱给自己用,心里就总有负担,老是担心以后的事,前途就业的事。而作为班干部,有的又认为自己某门学科不好,也担心成绩不如别人,怕丢脸,没颜面。总之,人人有压力,个个有负担。
(3)自卑。自卑的人大多性格内向,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感到别人瞧不起自己;做事瞻前顾后,畏首畏尾;不敢与人交往,因而抑制了自己才华的发挥和进取时机的获取。
(4)冷漠。一般表现为对外界的任何刺激都无动于衷、漠不关心,既不与人交流思想感情,也不多管闲事,一副冷若冰霜的样子;对学习成绩的好坏也满不在乎,一学期考试3-4门不及格也不着急;对集体漠不关心,对环境卫生无动于衷。
(四)人际关系问题
(1) 人际关系不适。进入大学,远离原来熟悉的生活与学习环境,面对新的人际群体,学生多少有些不适。部分学生对大学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异性之间的关系显得很不适应。一位新生感叹说:“在大学,没有一个可以谈得来的朋友,心里真的感到好孤独。”有的学生从未离开过家庭,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对于如何关心别人,得到朋友的关心想得较少;而另一方面,学生又希望别人的认可。“心里话儿对谁说?”成为学生普遍的困惑。
  (2) 社交不良。大学生活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小社会的环境,可以充分地展示自我,展示大学生的风采。部分学生缺乏在公众场合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与勇气,面对各种各样的活动,充满了兴趣,却又担心失败,只是羡慕而积极参与的不多,久而久之,开始回避参与,感叹“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特别是到周末,学生普遍感到无处可去,甚至出现了“周末恐惧症”,“盼周末,又怕过周末,那种孤寂的感觉真难受”,直接影响了学生潜能力的充分发挥。
 (3) 个体心灵闭锁。学生从校门到校门,缺乏人际交往经验,而自身在人际交往中的不自信又不利于增加自身的人际魅力,妨碍了良好的人际交往圈的形成,30%的新生认为“没有朋友”,23%的学生感到“孤独、寂寞”,对与人主动交往,45%的学生更希望自己成为交流的对象而不是交流的直接发起者。与此同时,由于个体间的正常的交往不够,又易引发猜疑、妒忌等,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些同学由于口头表达能力较差,害怕与人沟通思想感情,从而把自己的内心情感世界封闭起来;还有部分同学缺乏在公共场合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与勇气,面对各种校园文化活动,虽然充满兴趣,却又担心失败,因而不敢参与;有些同学由于家境贫寒、成绩不够理想或受到处分,也不愿意与人交往,觉得大学生活空虚、无聊、乏味。
(五)情感问题。爱情、友情、亲情是学生情感方面的三个重要问题。
 (1) 爱情的困扰。爱情虽然在大学并非一门必修课,学生仍然从各个方面开始自己的情感之旅,正确处理爱情与学业的关系是学生的一门必修课。恋爱,成为大学生活中重要的一章在书写着,甚至有人发出了“围墙”已变成“爱情走廊”,“专业恋爱、业余学习”的情况并不是个别现象。有的学生说“爱是情感,不是规范”。一是情感的迷茫。二是不正确的恋爱观,“每周一哥”、“普遍撒网、重点培养、择优而谈”。面对爱情,学生更多的想到的是“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甚至“预约失恋”,爱情与婚姻分离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
 (2) 友情困扰。友情是人生路上的重要方面,校园这种独特的文化氛围与人文氛围滋长着学生各种情感的发展。如果说,进入恋爱阵营已经牵手的并不多的话,那么牵挂则是一种再普遍不过的心态了。在涉及学生生活事件的问卷中,50%的学生承认心里想着一个人而对方不知道,情感始终与大学生活相始终,“想说爱你并不件很容易的事”,“谁为我憔悴” ? “想得到偏又怕失去”,在情感的边缘,很多学生在徘徊着。在处理个人情感问题上,看不清友谊与爱情,不能很好地把握男女同学交往的尺度。希望珍惜友谊又不经意的使友谊失之交臂。
  (3) 亲情问题。近年来,反映大学生家书越写越短的文章不再鲜见,很多学生的反映是:与家长没有太多的话讲,写信基本是缘于实质性问题如经济供给、物质补充而非情感沟通,尽管自己也认识到不应该这样,但懒得提笔却是一种普遍心态,而且从心理上也并不感到有些歉疚,即使通电话,也仅仅是我一切都好,不用牵挂之类的客套话。而与此相反的是,恋人之间的信件越来越厚,电话越来越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位学生在发出数十张贺卡后,人们并没有从他开出的“账单”上发现给父母的。很多家长也感到亲情受到空前的挑战,发出了“难道与孩子之间的联系仅是经济上的”的感慨,对父母给予的关心、爱护,学生当仁不让地认为是理所当然,感动于字里行间而非躬身践约中。
(六)性教育问题。性教育是道德教育、文明教育、健康教育,也是人格教育。
    (1)  性生理适应不良。青春期性生理的成熟,必然带来相应的心理变化,渴望获得异性的好感与承认,产生性幻想、性冲动等,18.3%的新生和30的老生产生过“性幻想”用一种自慰的方法解决自身的生理冲动,这是正常的心理反映,由于性教育的严重缺失,很多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我的性反映,产生了堕落感、耻辱感与性罪错感,把性与不洁联系起来,一位大学生因做性梦产生性幻想不能自拔以至于萌发轻生的念头。有的学生由于对自身性生理欲望的放纵,与恋爱对象发生两性行为并不罕见。
   (2)性心理问题。青春期性心理与性生理密切相关,对异性的好感,希望在异性心目中确立良好的形象,获得对方的认可。有的大学生认为,“爱,不能没有性”,“禁欲是对美好爱情的打击”。 “面对男朋友的性要求,如何选择才既不伤双方感情,又保持了自身的尊严?”“既不破坏社会公德、又不影响他人,健康的性行为为什么不可以呢?”性的好奇、性无知、性贞洁感的淡化、甚至性与爱的困惑、分离以及由于性行为引起的后果及产生的心理压力,都是值得引起重视的问题。
(七)特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近年来,特困生的思想教育、生活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学校采取了“奖、贷、勤、免、补”,广开渠道,解决困难学生的生活问题。不容忽视的是,困难学生不仅仅是经济困难,他们的心理问题也值得引起高度重视。尤其是“双困生”,学业成绩不理想,家庭经济又很困难,心理负担很重。经济条件影响与制约着他们的成长,自卑、过多的自责使部分学生不能走出家庭经济条件的阴影中。一位女大学生说:“因为女生的面子,我不愿写困难补助申请,而拮据的经济又始终困扰着我,我不愿走在校园里像贴上标签一样让同学用特别的目光注视。”因而出现了一方面学校存在着很多困难学生,而另一方面,学校的寒衣补助又无更多的人申请的尴尬局面。有的特困生认为学校提供的一切帮助是“理所当然”“我困难,学校总不能让我回家吧?”,出现了八十年代大学生“躺在父母汇款单上”,九十年代困难学生“躺在困难补助上”,这些学生被称为“困难专业户”、凡是补助、贷款、减免,都有份,学生不愿参加勤工助学工作,认为太辛苦,甚至出现了困难学生的各种资助高于优秀学生奖学金,使学生对各种补助产生了心理上的依赖感,甚至将有的补助直接打入自己的预算中,助长了学生的惰性,也滋长了学生等、靠、要的思想,不利于健康健全人格的培养。
(八)大学生常见的精神疾患
大学生常见的精神疾病有神经衰弱、焦虑症、强迫性神经症、癔症及精神分裂症、抑郁躁狂症、人格异常(人格变态)等。(此略)

第四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维护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自身关注
1、坚持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遵循的行为规范,即习惯化了的生活方式。健康的心理与健康的身体密不可分。对大学生而言,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一是合理作息,起居有常,早睡早起,充足睡眠;二是平衡膳食,坚持吃早餐;体重保持正常水平;三是科学用脑,实行时间管理,提高学习效率;劳逸结合,有张有弛,避免用脑过度;四是积极休闲,选择文明高雅的休闲娱乐方式,娱悦身心;五是适量运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不吸烟,不喝酒。大学生不文明的生活方式有网络沉溺、暴饮暴食、节食瘦身、晚睡晚起,饮食不规律、不从事体育运动、抽烟酗酒、做危险动作等。
2、培养和完善人格。人格的健全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应当正确评价客观事物,正确对待自己与他人;善于管理情绪,情绪反应适度正常,体验正常的情绪情感,主动适应社会环境与学校生活。
3、投身实践活动,扩大人际交往,建立广泛的社会支持系统。大学生应当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类实践活动,包括参加社团活动,兴趣小级,社会考察、生产实习、毕业实践、勤工俭学、参观学习等,在活动中全面提高自身素质,通过群体交往活动,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体验友谊与沟通的快乐,开阔视野,并寻找广泛的社会支持。当面临挫折与压力时,广泛宽厚的社会支持会帮助大学生走出沼泽地,走向开满鲜花的岁月。
4、广泛阅读心理辅导书籍
平时的阅读相关书籍能治疗由精神和情绪引发的疾病,如抑郁、焦虑、紧张、恐惧、偏执症等,国外已有报道。我国对阅读疗法的研究尚在起步阶段。大学生是一个文化层次高、自制力强、善于独立思考、有较强的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群体。因此,他们能带着心理问题自觉地、主动地到图书馆查阅心理咨询类书刊。图书馆是“一座心智的药房,存储着为各类情绪失常病人治病的‘药物’”。我们通过与大学生个别交谈了解到,凡是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一般都能从书刊中找到解决的办法。调查表明,求助“人生哲理类书刊”解决心理困扰的前4项是就业压力、交际困难、人生目标不明确、遭受挫折。求助“小说类”解决心理问题前4位的是孤独、恋爱苦恼、厌学、焦虑。求助“休闲读物类”解决心理问题的前4项主要是焦虑、孤独、遭受挫折、当众讲话紧张。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
1 、开设心理教育课程。课堂教学可以使学生系统地了解心理学的基本知识,  如正确认识自我与完善自我;有效的情绪调节与管理;挫折应对与意志力培养;培养与塑造良好的个性;学习心理与创造成思维;沟通与人际关系;性心理与性健康;恋爱心理与爱的能力培养;确立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健康与心理问题的预防。这些都是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常见的,是大学生所密切关注的内容。这些内容,在以往的课程里是没有的,但却是每个大学生都要遇到的,也是大学生们所需要的。
2、开展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又可分为个体心理咨询和团体心理咨询。个体心理咨询是一对一的形式,学生可以就自己遇到的任何问题向咨询者寻求帮助。团体心理咨询是咨询者面对一群具有相同心理困惑的人而采取的方式。大多数的时候,人们总是习惯于采取一对一的个体心理咨询。事实上,团体心理咨询在某些情况下效果非常好,因为对某些人来说,他们需要来自他人的支持。对于那些陷入困境而不能自拔的人,团体咨询往往非常具有价值。如把具有相同人际交往障碍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在这个小组中,他们可以获得一种支持性力量,觉得自己不再孤单,从而增强克服障碍的决心。同时,在心理咨询中心还可以开设热线电话,以便使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得到帮助。
3、开发网络心理教育。随着高科技的发展,普及单一课堂教育已经不能有效解决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而网络化教育不分时间、不分地点、没有强制性的这些特点更容易被大学生接受,更有利于帮助他们解决有关学习、生活等一系列心理压力和问题。在网上普及心理健康教育,是对课堂教育的丰富和补充,通过网上普及心理健康教育,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逐步普及走向完善。网上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方法可以有多种形式,诸如在网上开设心理学方面的课程,举办网上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在网上进行心理健康培养;在网上进行心理健康检测等等。
4、系统构建心理问题防护网
大学生心理问题防护网共分五级。⑴一级防护:大学生的自我调节。其理想为:大学生有心理问题自我调节能力,能自觉地认识自己、培养自我发展能力、独立地调节各种心理问题,知道如何寻求心理帮助。⑵二级防护:大学生的互帮互助。其理想为:大学生有互帮互助的意识和能力,通过互帮互助解决某些问题,尤其是人际交往问题、集体学习生活问题。⑶三级防护:任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等人的工作。在教学、学生工作中,任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能注意到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减少自己在工作中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不利影响,有发现学生心理问题、帮助学生解决某些心理问题的能力,能及时推荐某些学生去咨询;在教学、学生工作中讲究心理卫生,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⑷四级防护:心理教研中心或心理咨询中心的有关工作。心理教研中心或心理咨询中心,负责对大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心理测试、心理训练等服务。⑸五级防护:医院治疗与家庭防护工作。有关医院对问题学生的某些临床疾病实施门诊药物或住院治疗。问题学生的家庭,协助并配合好有关医院做好当事人的心理问题的防护和心理危机的干预工作。

关闭窗口

 

我校 教务管理在线 图书馆 就业信息网 人力资源处 国际交流与合作处 教育部 人民网


Copyright © 2023  太阳集团tcy8722(中国百科)-App Store NO.1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国 湖南 衡阳 衡祁路228号  邮编:421001 电话0734-8282510 邮箱:jgf@usc.edu.cn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