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集团tcy8722
 学院首页  学院概况  本科教育  研究生教育  科学研究  党群工作  学生工作  招生就业  交流合作  校友之家  表格下载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学生工作>>成长辅导>>正文
 第三章 塑造健全的人格
2017年05月18日 00:00 佚名  本站原创

第三章 塑造健全的人格


现代工业化的社会带给人们的心理压力日渐沉重,焦虑、挫折、无助感……常常萦绕在心,让人寝食难安、身心疲惫。据调查表明,中国精神疾病的患病率已从70年代的3.2%上升至15.56%。有关专家学者预言,精神疾病将是21世纪的流行病。在北京召开的世界精神病协会年会上发表的数字说明,抑郁症每年以11.3%的增长率逐年递增。中国现有5%的人存在心理障碍,在各类精神障碍中,以神经症居多。如何面对失败?如何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如何克服人格障碍?……本章内容会提供这方面的帮助:塑造良好的性格,发扬积极的气质特征,悦纳自己、悦纳别人,以健全的人格去面对生活的磨难,心中就会拥有一片晴空。


同样是家境贫穷,为什么有人因此而发愤,走上了富裕之路,有人却因此而堕落,走上了偷窃、抢劫的犯罪道路?……本章内容会告诉你,这是因为人有不同的性格和气质等人格特征的缘故。正确认知自己的个性,在生活中扬长避短,你就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第一节人格概述

一、人格的内涵
(一)什么是人格
“人格”一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高频词汇,我们经常说“他具有高尚的人格”、“他出卖了自己的人格”、“他具有健全的人格” “那个老师这样骂学生,简直是侮辱人格”等。人格一词涵盖了法律、道德、社会、哲学等领域。而人格(Personality)一词最初来源于古希腊语Persona,是指演员的面具,面具会随着角色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后来此词被用作描述人的心理。
美国著名人格心理学家奥尔波特(A11pn,G,W.)对人格的定义做了统计,发现心理学家关于人格的定义不下50个。在对此总结的基础上,他指出“人格是一个人内部决定他特有的行为和思想的心身系统的动力组织”。米谢尔(Mxhel,M.)则把人格定义为:
人格是心理特征的统一,这些特征决定人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它们与别人的行为有稳定的区别。人格包括个人的人格心理特征和人格倾向性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
人格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这些心理特征在不同程度亡受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相对比较稳定。人格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理想,等等,主要在后天社会化过程中形成,集中反映了人性独特的一面。因为人格是个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行为模式、思维方式和情绪反应,所以,如果个体能与社会环境相适应,就具有正常的人格。反之,如果个体的情绪反应、言行举止、态度、信仰体系和道德价值特征等都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人际关系紧张,则可能患有人格障碍。
(二)人格的特征
1、独特性。
2、稳定性。
3、统合性。
4、功能性。
(三)人格的结构
人格是由不同成份构成的一个结构系统,不同成份从不同侧面反映个体的差异。人格结构系统包括认知、动机、气质、性格、自我调控等成份。气质与性格是人格的重要方面。
1、气质。气质是指个体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这种特征既决定了个体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又给每个人的心理活动蒙上了一层独特的色彩。
胆汁质——夏天里的一团火;这类人精力旺盛,直率、热情,行动敏捷,情绪易于激动,心境变换剧烈。这类大学生有理想、有抱负,有独立见解,反应迅速,行为果断,表里如一;不愿受人指挥,而喜欢指挥别人;一旦认准目标,就希望尽快实现,遇到困难也不折不挠,但往往比较精心,学习和工作带有明显的周期性特点,能以极大的热情和旺盛的精力投入学习和工作,一旦精力消耗殆尽时,便会失去信心,情绪顿时转为沮丧而心灰意冷。
多血质——喜形于色,喜怒都在展现中,可塑性强。多血质的人具有活泼好动,反应迅速,情绪发生快而多变,兴趣容易转移等特征。这类大学生易于适应环境的变化,性情活泼、热情,善于交际,在群体中精神愉快,相处自然,常能机智地摆脱困境;他们在学习和工作上肯动脑、主意多,不安于机械、刻板、循规蹈矩,常表现出较强的工作能力和办事效率;对外界事物兴趣广泛,但容易失于浮躁,见异思迁。
粘液质——冰冷耐寒;粘液质的人安静、稳重,反应缓慢,沉默寡言,情绪不易外露,注意稳定难于转移,善于忍耐。这类大学生反应较为迟缓,但无论环境如何变化,都能基本保持心理平衡;凡事深思熟虑,力求稳妥,一般不做无把握的事情,在各种情况都表现出较强的自我克制能力;他们外柔内刚,沉静多思,不愿流露内心的真情实感;与人交往时,态度适度,不卑不亢,不爱抛头露面和作空泛的清谈;学习、工作有板有眼,踏实肯干,严格恪守既定的生活秩序和制度。但他们过于拘谨,不善于随机应变,固定性有余而灵活性不足,有墨守成规、因循守旧的表现。
 抑郁质——秋风落叶;抑郁质的人孤僻,行动迟缓,情感体验深刻,善于觉察别人不易觉察到的细小事物。这类大学生在生理上难以忍受或大或小的神经紧张,厌恶那些强烈地刺激;他们的感情细腻而脆弱,常为区区小事引起情绪波动;自己心里有话,宁愿自己品味,不愿向别人倾诉;喜欢独处,与人交往时显得腼腆、忸怩,善于领会别人的意图,在团结友爱的集体中,很可能是一个容易相处的人;遇事三思而行,求稳不求快,对力所能及的工作能认真负责地完成。在学习、工作一段时间后,常比别人更感疲倦;在困难面前常怯懦、自卑和优柔寡断。
气质本身无优劣之分,任何一种气质都有其积极和消极的方面,气质也不能决定一个人活动的社会价值和成就的高低。因此,大学生要正确对待自己的气质类型,经常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气质的消极品质,发扬积极品质,以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个性。而且值得重视的是与生俱来的气质特征,更多的人是多种气质的混合体,看哪种气质占主导性地位。
2、性格。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的总和。性格表现了人们对现实与周围世界的态度,对自己、对别人、对事物的态度。
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可以对性格类型进行不同的划分,如按照知、情、意在性格中的表现程度,可分为理智型、情绪型和意志型三种。理智型的人以理智支配自己的行动;情绪型的人,情绪体验深刻,举止容易受情绪左右;意志型的人具有较明确的目标,行为主动。
按照个体的心理倾向,可分为外倾型和内倾型。外倾型的人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活泼开朗,善于交际,感情易于外露,处事不拘小节,独立性较强,但有时粗心、轻率;内倾型的人心理活动倾向于内部,一般表现为感情含蓄,处事谨慎,自制力强,交往面窄,适应环境比较困难。
按照个体独立性程度,可分为独立型和顺从型。独立型的人不易受外来事物的干扰,他们具有坚定的信念,能独立地判断事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紧急和困难的情况下不慌张,易于发挥自己的力量,但有时会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固执己见,不易合群;顺从型的人,随和、谦虚,易与人合作,但独立性较差,易受暗示,容易接受别人的意见,在紧急情况下易惊惶失措。
性格与气质都是构成人格的重要因素,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彼此制约。二者所不同的是,性格是人格中涉及社会评价的内容,更多受到环境的影响,具有较大的可塑性。性格具有社会评价的意义,反映了社会文化的内涵,有好坏之分;而气质更多的受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特点制约,虽然在后天的环境影响下也有所改变,但与性格相比,它更具有稳定性,变化比较缓慢。
二、人格的影响因素
(一)生物遗传因素
研究结果表明: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但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因人格特征的不同而不同。通常在智力、气质这些与生物因素相关较大的特征上,遗传因素较为重要;而在价值观、信念、性格等与社会因素关系紧密的特征上,后天环境因素更重要。人格发展过程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影响人格发展方向及形成的难易。
(二)社会文化因素
人一出生,便置身于社会文化之中并受社会文化的熏陶与影响,文化对人格的影响伴随着人的终生。社会文化塑造了社会成员的人格特征,使其成员的人格结构朝着相似性的方向发展,而这种相似性又具有维系一个社会稳定的功能。这种共同的人格特征又使得个人正好稳稳地“嵌入”整个文化形态里。社会文化对人格的影响力因文化而异,这要看社会对顺应的要求是否严格。越严格,其影响力就越大。影响力的强弱也视其行为的社会意义的大小,对于不太具有社会意义的行为,社会允许较大的变异;但对在社会功能上十分重要的行为,就不太允许太大的变异,社会文化的制约作用就越大。但是,若个人极端偏离其社会文化所要求的人格基本特征,不能融入社会文化环境之中,可能就会被视为行为偏差或心理疾病。
社会文化具有塑造人格的功能,这反映在不同文化的民族有其固有的民族性格,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不同的文化发展时期有着不同的文化认同。例如,米德(M.Mead)等人研究了新几内亚的三个民族的人格特征,结果表明:居住在山丘地带的阿拉比修族,崇尚男女平等的生活原则,成员之间互相友爱、团结协作,没有恃强凌弱、没有争强好胜,一派亲和景象。居住在河川地带的孟都古姆族,生活以狩猎为主,男女间有权力与地位之争,对孩子处罚严厉。这个民族的成员表现出攻击性强、冷酷无情、嫉妒心强、妄自尊大、争强好胜等人格特征。居住在湖泊地带的张布里族,男女角色差异明显,女性是这个社会的主体,她们每日操作劳动,掌握着经济实权。而男性则处于从属地位,其主要活动是艺术、工艺与祭祀活动,并承担孩子的养育责任。这种社会分工使女人表现出刚毅、支配、自主与快活的性格,男人则有明显的自卑感。
(三)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常被视为人类性格的加工厂,它塑造了人们不同的人格特征。家庭虽然是一个微观的社会单元,但它对人格的培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不仅具有其自然的遗传因素,也有着社会的“遗传”因素。这种社会遗传因素主要表现为家庭对子女的教育作用,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其中不无一定的道理。父母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方式教育孩子,使他们逐渐形成了某些人格特征。
孩子的人格是在与父母持续相互作用中逐渐形成的,富于感情的父母将会示范并鼓励孩子采取更富情感性的反应,因此也加强了孩子的利他行为模式而不是攻击行为模式。孩子的人格就是在父母与他们的相互磨合中形成的。孩子在批评中长大,学会了责难;敌意中长大,学会了争斗;虐待中长大,学会了伤害;支配中长大,学会了依赖;干涉中长大,被动与胆怯;娇宠中长大,学会任性;否定中长大,学会了拒绝;鼓励了长大,增长了自信;公平中长大,学会了正义;宽容中长大,学会了耐心;赞赏中长大,学会了欣赏;爱中成长,学会爱人。这样的说法不无道理。
家庭教养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权威型教养方式,这类母亲在对子女的教育中,表现得过于支配,孩子的一切由父母来控制。成长在这种教育环境下的孩子容易形成消极、被动、依赖、服从、懦弱,做事缺乏主动性,甚至会形成不诚实的人格特征。第二类是放纵型教养方式,这类母亲对孩子过于溺爱,让孩子多表现为任性、幼稚、自私、野蛮、无礼、独立性差、惟我独尊、蛮横胡闹等。第三类是民主型教养方式,父母与孩子在家庭中处于一个平等和谐的氛围中,父母尊重孩子,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并给予孩子积极正确的指导。父母的这种教育方式使孩子形成了一些积极的人格品质,如活泼、快乐、直爽、自立、彬彬有礼、善于交往、富于合作、思想活跃等。
(四)儿童早期经验
“早期的亲子关系定出了行为模式,塑成一切日后的行为。”这是有关早期童年经验对人格影响力的一个总结。中国也有句俗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人生早期所发生的事情对人格的影响,历来为人格心理学家所重视,特别是弗洛伊德。
斯皮茨(Spitz)在对孤儿院里的儿童所进行的研究中,发现这些早期被剥夺母亲照顾的孩子,长大以后在各方面的发展均受到影响。许多孩子患了“失怙性忧郁症”,其症状表现为哭泣、僵直、退缩、表情木然,并且有人提出弃子会使儿童产生心理疾病,孩子会形成攻击、反叛的人格。艾斯沃斯研究表明:早期安全依恋的婴儿在成大后有更强的自信与自尊,确定的目标更高,表现出对目标更大的坚持性,更小的依赖性,并容易建立亲密的友谊。
人格发展的确受到童年经验的影响,幸福的童年有利于儿童向健康人格发展,不幸的童年也会引发儿童不良人格的形成。但二者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溺爱也可使孩子形成不良人格特点,逆境也可磨练出孩子坚强的性格。早期经验不能单独对人格起决定作用,它与其他因素共同来决定人格。早期儿童经验是否对人格造成永久性影响因人而异,对于正常人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的成熟化,童年的影响回逐渐缩小、减弱,其效果不会永久不衰。
(五)学校教育因素
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发展具有指导定向作用。教师的人格特征、行为模式与思维方式对学生产生巨大影响。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这种风格为学生设定了一个“气氛区”,在教师的不同气氛区中,学生表现出不同的行为表现。洛奇(Lodge)在一项教育研究中发现,在性情冷酷、刻板、专横的老师所管辖的班集体中,学生的欺骗行为增多;在友好、民主的教师气氛区中,学生欺骗减少。心理学家勒温等人也研究了不同管教风格的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影响作用。他们发现在专制型、放任型和民主型的管理风格下,学生表现出不同的人格特点。
教师的公平公正性对学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一项有关教师公正性对中学生学业与品德发展的研究结果表明,学生极为看重教师对他们是否公正、公平,教师的不公正表现会导致中学生的学业成绩和道德品质的降低。“皮格马利翁效应”就说明了每个学生都需要老师的关爱,在教师的关注下,他们会朝着老师期望的方向发展。实验研究表明,如果教师把自己的热情与期望投放在学生身上,学生会体察出老师的希望,并努力奋斗。很多学生都有受老师鼓励开始发奋图强,受老师批评而导致学习兴趣变化的人生体验。
学校是同龄群体会聚的场所,同伴群体对学生人格具有巨大的影响。班集体是学校的基本组织结构,班集体的特点、要求、舆论和评价对于学生人格的发展具有“弃恶扬善”的作用。
少年同伴群体也是一个结构分明的集体,群体内有具有上下级关系的“统领者”和“服从者”,有平行关系的“合作者”和“互助者”。这个群体中体现着不同于孩童与成人的少年亚文化特征。与幼童的不同的是,孩子离开父母或被父母拒绝是幼童焦虑的最大根源;而少年的焦虑不安则来自于同辈群体的拒绝。在少年这个相对“自由轻松”的群体中,他们实习待人接物的礼节与群体规范,他们了解了什么样的性格容易被群体所接纳。在这个少年团体中,他们拥戴的是品学兼优的同伴。有人曾做过测验,分析了中学生喜欢哪种性质的学生领袖。结果是他们更喜欢学业优秀、办事老练、具有良好道德的学生领袖,而不是风头十足、具有漂亮仪表以及体育成绩优异的人。他们喜欢有能力、能胜任工作、高智商、精力充沛、富于创造的同伴。在少年期,男孩子比女孩子倾向于更大、更活跃的团体,他们多少会有些无视成人权威的倾向;而女孩子的团体则更显得合作与平和。一般来说,少年同伴团体性质是良好的,但也存在着不良少年团伙,对少年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学生对这种群体要避而远之,学校、家长及社会要用强有力的教育手段来“拆散”他们,防止他们对学校及社会产生不良危害。
(六)自我调控因素
上述各因素体现的是人格培养的外因,而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人格的自我调控系统就是人格发展的内部因素。人格调控系统是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身以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具有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自我调控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对人格的各个成分进行调控,保证人格的完整、统一、和谐。它属于人格中的内控系统或自控系统。

第二节  大学生的健全人格模式

一、卡特尔人格特质流派
卡特尔认为人格基本结构的元素是特质。认为特质是人在不同时间和情境中都保持的一致性。他还认为人格特质是有层次的,第一层次是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第二层次是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表面特质是指外部表现能直接观察到的行为或特征,表面上看相似的行为有着不同的原因。根源特质是指具有相互关联的特征或行为以相同原因为基础。例如:大学生考试作弊相同的表面特质后面有着及其不同的心理动因;而考前睡眠不好、考试紧张、体育测试双腿发抖等都源于同样的根源特质焦虑。1949年卡特尔用因素分析法筛选出16种人格根源特质,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恃强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世故性,忧虑性,求新性,独立性,自律性,紧张性,被广泛使用在人格测验上。
        表4-1 卡特尔的16种根源特质


 

人格因素

低分者特征

高分者特征

A

乐群性

缄默孤独

乐群外向

B

聪慧性

迟钝、知识面窄

聪慧、富有才识

C

情绪稳定性

情绪激动

情绪稳定

E

恃强性

谦逊顺从

支配、攻击

F

兴奋性

严肃审慎

轻松兴奋

G

有恒性

权宜敷衍

有恒负责

H

敢为性

畏怯退缩

冒险敢为

I

敏感性

理智、着重实际

敏感、感情用事

L

怀疑性

信赖随和

怀疑刚愎

M

幻想性

现实、合乎成规

幻想、狂放不羁

N

世故性

坦白直率、天真

聪明能干、世故

O

忧虑性

安详沉着、有自信心

忧虑抑郁、烦恼多端

Q1

激进性

保守、服从传统

自由、批评激进

Q2

独立性

依赖、随群附众

自立、当机立断

Q3

自律性

矛盾冲突、不拘小节

知己知彼、自律严谨

Q4

紧张性

心平气和

紧张困扰

       
 二、大学生的健全人格及其模式

(一) 健全人格的含义
健全人格指各种良好人格特征在个体身上的集中体现,国内外学者关于健全人格都做了相应论述。
我国学者高玉祥认为,健全人格的特点有:(1)内部心理和谐发展;(2)人格健全者能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发展友谊;(3)人格健全者能把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有效地运用到能获得成功的工作和事业上。这些阐述都是人格健全者的标志,生活中很多人达不到这个标准,但这些都为我们健全人格的培养提供了一种范式。我们认为,大学生健全人格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自我悦纳,接纳他人。人格健全的学生能够积极的开放自我,正确地认识自己,坦率地接受自己的局限并对生活持乐观向上的态度。
二是人际关系和谐。人格健全者心胸开阔,善解人意,宽容他人,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对不同的人际交往对象表现出合适的态度,既不狂妄自大,也不妄自菲薄,在人际关系中具有吸引人,深受大家的喜欢。
三是独立自尊。人格健全者人生态度乐观向上,生活态度积极热情,有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能够用理性分析生活事件,头脑中非理性观念较少。人格独立,自信自尊。
四是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人格健全的大学生具有自我发展、自我塑造与自我完善的能力。能够充分开发自身的创造力,创造性地生活,发现生命的意义并选择有意义的生活。

(二) 健康人格的种种模式
1.“立足现实者”模型
这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皮尔斯(FPearls)提出来的,他认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该是充分地理解并坚定地立足于自己的现实情境的人。而那些仍然生活在过去的人,或者在今天就生活在未来的人。都有着不平衡的人格。他们生活在那种现在已不再真实的,或者现在尚未成为真实的世界中,正在为那种并不存在的世界而牺牲着现在,这对于完美人性的发展是有害的。因此,只有立足于“此时此地”的人,才是心理健康者。并认为立足于“此时此地”的人的人格具有以下10项特征:
(1)牢牢地建立在当前存在的基础上;
(2)对自己有充分的认识和认可;   
(3)对自己的生活负责的同时,摆脱对任何的所负的责任;
(4)完全处在与自我和与世界的联系状态中;
(5)能摆脱外部调节,进行自我调节;    。
(6)能认清、承认并且表达自己的冲动和渴望;
(7)能够坦率地表达他们的怨恨;
(8)反映当前情境并被当前情境所指引;
(9)开放的自我界限;
(10)不追求幸福。
2.“成熟者”模型
这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GAllPon)提出来的,他认为神经病患者是由无意识的冲突和童年的体验所控制和支配的,而心理健康者则在理性和意识的水平上活动。指引这些活动的力量是完全能够意识到的,并且也是可以控制的。因此,心理健康者是一个成熟的人。他从高健康心理水平的人中归纳出7个特点:
(1)有自我扩展的能力;
(2)与他人热情交往,关系融洽;
(3)情绪上有安全感,自我接纳;
(4)具有现实性知觉;
(5)有多种技能,并专注于事业;
(6)客观看待自己;
(7)行为的一致性。
3.“冒尖者”模型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CRR08ers)认为,健康人格不是人的状态,而是过程;是趋势,而不是终点。认为幸福不意味一个人所有的需要都得到满足,如财产和地位。幸福的真谛在于积极地参与实现的倾向,在于持续的奋斗,而不是它的结果。并把“功能充分发挥者”概括为以下5种特征:   
(1)他们的社会经验都能正确地进入意识的领域;
(2)协调的自我;
(3)以自己的内在评价机制来评价经验;
(4)自我关注;
(5)乐意给他人以五条件的关怀,能与其他人高度协调。
4.“创新者”模型
美国心理学家弗洛姆(E Fr。mm)认为,心理健康的人是在人本主义的公有制——社会主义社会中出现的新人,“创新者”就是指那些能够脱离旧观念,形成并具有人本主义公有制新观念的新人。他认为每个人都有充分利用自己的潜能成长和发展的固有倾向,之所以更多的人未能达到充分发展和心理健康的状态,是因为社会本身压抑和不合理,病态的社会产生了病态的人格。他把病态的社会归结为私有制的社会制度,认为私有制产生了“占有”,“占有”把个人与世界的关系视为一种占有关系,而“存在”是不占有且不希望占有任何东西,它表现欢乐,并建设性地利用自我的能力与世界融为一体。占有等于恶、利己,存在等于善、利他;占有是一种病态,而存在则是健康的。因此,要使“存在”方式占据支配地位,就要创立新的社会——人本主义的公有制社会主义社会。在这里,他强调社会变革是产生大量健康者或“创新者”的唯一途径。为此,他归纳出了“创新者”的多个特点,其中的一些主要特点是:
(1)以“存在”为主要的生存方式。“创新者”能从给与和分享中获得欢乐,能尽可能地消除贪欲、仇恨和种种幻想,愿意放弃一切“占有”的生存方式;他们愿意培养自己爱的能力和批判思维、理性思维的能力,愿意让自己的同胞得到全面的发展,并使它成为自己最高的生活目标,以达到真正的“存在”;
(2)有真正的幸福体验。这里的幸福不只是愉快的体验,而且是——种生机盎然、充满活力、身体健康和个人各种潜能得到实现的状态;
(3)以良心为其定向系统。“创新者”有一种特殊的良心,它支配心理健康以一定的行为方式,实现个性的充分发展和表现,并使人获得幸福感。心理健康者也是自我定向者,是自律者。

第三节 大学生人格发展中的问题

一、大学生的人格发展不足
大学时代既是学习掌握知识的黄金时代,也是人格发展的重要阶段。但在大学生人格发展中普遍存在的人格发展不足主要有以下七方面:
(一)无聊。无聊心理的主要特点是空虚、幻想、被动,感觉不到自我的存在的意义与人生的价值,其核心在于没有确立合适的人生目标。空虚是因为没有目标或目标太低,人一旦失去目标的牵引,生活就没有动力;缺乏对生命意义的深刻认识,就会出现茫茫然混日子的现象,对生命意义的否定发展到极端是对生命的否定;幻想是由于目标定位不准确或者目标太多而导致的心理负担,实质是对责任的恐惧;被动是由于目标不是自己内心的渴望,未获得内心的自觉与认同,只是为学习而学习,为考试而考试,疲于应付,学习生活中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克服无聊心理的根本方法是确立恰当的人生目标,并由人生目标牵引着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不良意志品质。不良意志品质是指意志发展的不良倾向,主要表现为:生活缺乏目标,随波逐流,无所事事,懒散倦怠,浑浑噩噩,醉生梦死;还有的意志发展不成熟曲解意志品质,把刚愎自用、轻率当作果断,把犹豫、彷徨将作沉着冷静,把固执己见、执著一念当作顽强等等,不良意志品质一经形成,会带来很多性格缺陷最后发展为人格缺陷。克服不良意志品质的办法是矫正自我认知中的非理性观念,正确理解意志品质的内涵,发展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力。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是人奋斗的动力之源;确立适当的行动目标并付之实践。
(三)懒散。懒散是指一种慵懒、闲散、拖拉、疲沓、松垮的生存状态。主要表现在:活力不足,什么也不想做,没有计划,随波逐流;无法将精力集中在学业中,无法从事自己喜欢的事,百无聊赖,心情不爽,情绪不佳,犹豫不决,顾此失彼,做事磨蹭。在大学生活中常常是踏着铃声进教室,生活中的“九三学社”会员,常为自己的懒散寻求合适的解释,做事一误再误,无休止地拖下去,虽下决心改正,但不能自拔,不接受教训,对任何事没有信心,没有欲望。克服懒散的办法是从小事做起,自我监控,学习运筹和管理时间。正如学者所言:你是容量极大的水库,里面蓄积了从未使用过却随时随地可以供你使用的你的天赋与才干,但如果拖拉和胆怯使你永远无法打开那智慧的闸门,那水库也就如同空的一样。
(四)退缩。退缩是指在困难面前表现出怯懦与畏难的心理恐惧,选择逃避与后退。主要表现是:在困难面前缺乏勇气和信心,不表明自己的态度,不敢承担责任,不敢冒险,不敢与坏人坏事做斗争,回避困难,逃避责任等等,这样的人常常抱怨自身的不幸,却宁愿忍受痛苦而不主动追求。克服退缩的办法是:鼓励自己积极应对生活中的挫折,发现自己的优点,变被动为主动。克服退缩需要勇气与毅力。
(五)偏狭:偏狭是人们常常说的“小心眼”,主要表现为心胸狭窄,耿耿于怀,挑剔,嫉妒。偏狭是一种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人格特征。偏狭人格多出现于性格内向者,尤其是女性。偏狭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习得的。因而,克服偏狭人格首先要学会宽容,能够容人容事,正确看待生活中出现的矛盾冲突,对事不对人;其次要开阔心胸,拓展视野。人一旦心胸狭窄,就容易进入管状思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六)虚荣:虚荣是指过分看重荣誉、他人的赞美,自以为是。虚荣心往往与自尊心、自卑感紧紧相联。没有自尊心,就没有虚荣心,也就没有自卑感。虚荣心是自尊心与自卑感 的混合产物。虚荣心强的人一般性格内向,情感脆弱,自尊敏感,虽然有些自卑,又担心别人伤害自己的尊严,过分介意别人的评论与批评,与人交往时防御性强,喜欢抬高自己的形象,他们捍卫的是虚假的、脆弱的自我,克服过强的虚荣心,首先要对虚荣心的危害性有明确的认识,其次要正确看待名利,正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扬长避短;再次是树立健康与积极的荣誉心,正确表现自己,不卑不亢,正确对待个人得失与他人评价。
(七)自我中心:自我中心是指考虑问题、处理事情都以自我为中心,将自我作为思考问题的出发点与归宿。表现为一切以自己为出发点,目中无人,甚至自私自利,遇到冲突时,认为对的是自己而错的是他人。特别是那些自尊心强、优越感强、自信心高、独立的大学生,比较容易陷入自我中心之中,当这种倾向与一些不健康的思想意识如个人主义、自私自利和心理特征如过强的自尊心、唯我独尊相结合,自我中心与自我膨胀便呈现出来。改变自我中心的途径主要有:一是正确估价自己,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夜郎自大,既不自我贬损也不自恋;二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将自己与他人,自我与社会、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统筹考虑,从狭獈的小天地走出来。三是学会尊重自己与尊重他人,懂得设身处地,换位思考,真诚待人。
二、大学生的人格发展缺陷
健康的人格使人格结构中的需要、兴趣、爱好、理想、信念、世界观、价值观、气质、性格、能力等各个方面得到协调、充分的发展,能有效地适应变化着的社会生活环境和个体身心发展的人格形态。但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的人格结构发展不协调、不完整,人格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偏离正常,这种不良倾向就是人格发展缺陷。如有的学生有管理能力,但个性强烈,做事武断,孤高自傲;有的学生心地纯朴,渴求进步,但自卑、胆怯,不敢表现自我。可以说,具有人格发展缺陷的大学生是“带着缺陷生活,但又不会患病”的人。大学生人格发展不良倾向的程度不一,表现特征各异。
第一类是气质、性格方面的人格发展缺陷。
由气质方面引起的不良倾向主要有:粗心、浮躁、情绪不佳、自制力较差、感情用事、偏激片面、刚愎自用、鲁莽、遇挫折易心灰意冷、拘谨、迟钝、呆板、孤僻、怯懦、自卑、优柔寡断、墨守成规等。由性格方面引起的不良倾向主要有: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时的不同特征,如:自私自利、孤僻、敌对、拘谨、虚伪、粗暴、多疑(对社会、集体和他人)、懒惰、贪玩、敷衍了事、墨守成规(对学习、工作、劳动的态度)、骄傲自满、妄自尊大、不知羞耻、自卑、自由散漫、悲观(对自己能力、言行、文明水平等表现),性格方面的不良倾向还表现在:被动地选择行为目标,如应付专业学习;行为的控制水平低,如放任自流、缺乏自制力;缺乏对行为调节的果断性,如优柔寡断、胆怯懦弱等;对经常的或长期的工作缺乏恒心和毅力,如半途而废,浅尝辄止等。
第二类是能力方面的人格发展缺陷。大学生能力可以分为自学能力、操作能力、创造能力、表达能力、管理能力、人际协调能力和综合应变能力等,其中,当前大学生缺乏的主要是后四种能力。表达能力的欠缺表现在:不能准确、鲜明、生动地用中文或外语以口头、书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如有的学生外语理解力强,但不能张口说,动手写;有的学生中文应用能力不强,文章中时常出现错别字,语句不通顺,不会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有的学生不敢在公开场所发言,更谈不上参加演讲、朗诵比赛等。管理能力的欠缺,指不善于宏观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不能组织人群有效地完成某项任务。人际协调能力的欠缺,指人际交往中过分突出自我,追求个人的利益,缺乏容忍、谦让,不能平等融洽地开展交往。综合应变能力的欠缺,指有些学生因经验的缺乏和知识的不足,操作、创造等能力的不足而不能独自完成某些较复杂的任务,而形成眼高手低,大事做不来,小事不想做的缺陷。
第三类是需要、兴趣、爱好、理想、信念、世界观、价值观等方面的人格发展缺陷。需要、兴趣、爱好、理想、信念、世界观、价值观等个性倾向性表现在对认识和活动对象的倾向和选择性以及追求过程中。对大学生而言,涉及到“需要干什么,对什么感兴趣,追求什么样的理想目标”及“如何实现理想目标”等重大课题。这些方面的突出人格发展缺陷是部分大学生的功利型人生价值观,即一切以效用、功利、实惠为标准,盲目追求个人近期生活目标。持这种人生价值观的学生表现为:生活上高消费,吸烟饮酒,穿着时髦而心安于花销父母的血汗钱;恋爱上动机不纯,单纯出于满足性爱及虚荣心的需要,言行不文明,在公共场所过分亲昵,亵渎爱情生活的神圣;择业标准上重经济收入、工作环境,要求社会为自己提供极好的条件,而较少考虑自己对社会的义务、责任,只求索取,不求给予。以上列举了大学生人格发展缺陷的一般表现特征,但不能因此而否定大学生人格发展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人格发展的缺陷只是部分学生的人格在一定程度上偏离正常的不良倾向。看不到大学生优点,以这些人格发展缺陷来否定大学生群体,或视而不见,任其发展,这两种态度都是不恰当的。正确的态度和做法是正视现实,深入分析其成因,帮助他们树立健康的人格。
三、大学生的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是指人格发展的内在不协调,指在没有认知障碍或智力障碍的情况下,个体出现的情绪反应、动机和行为活动的异常。多数心理学家认同病态人格区别于精神病,它是正常人格的一种变异,介于精神病与正常人之间。人格障碍者行为问题的程度不同,有的人在社会生活中与正常人一样生活,只有他的家人才能感觉到他的怪癖与难以相处;严重者表现为明显的社会适应障碍,不能正常地学习和生活。值得重视的是:人格障碍与精神病是相互转化的,严重的人格障碍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矫正,会成为精神病的高发人群。
由于人格障碍在大学生中属于少数,因而常常不能引起高度重视,但人格障碍的学生一经滋事,绝非小事。人格障碍的类型有很多,目前尚无统一公认的分类。参照美国《心理障碍的诊断和统计手册》(DSM---Ⅲ)中的分类,人格障碍分三大类群。第一类行为怪僻、奇异为特点,包括偏执型、分裂型人格障碍;第二类以情感强烈、不稳定为特点,包括癔病型、自恋型、反社会型、攻击型人格障碍;第三类以紧张、退缩为特点,包括回避型和依赖型人格特征。
(一)自恋型人格 根据《心理障碍的诊断和统计手册》(DSM---Ⅲ)的描述,主要特征如下:
        1. 对批评的反应是愤怒、羞愧或者耻辱,有时未必直接表露出来。
        2. 喜欢指使别人,要他人为自己服务。
        3. 过分自高自大,对自己的才能夸大其辞,希望受到特别关注。
        4. 坚信他关注的问题是世界上独有的,不能被某些特殊人物了解。
        5. 对无限的成功、权力、荣誉、美丽或理想的爱情有非分的幻想。
        6. 认为自己应享有他人没有的特权。
        7. 渴望持久的关注与赞美。
        8. 缺乏同情心。
        9. 有很强的嫉妒心。
  自恋型人格的核心特征是以自我为中心。自恋型人格的大学生,自我评价过高,主观自我高于客观自我,因而在生活中爱听表扬忌听批评,且具有高度幻想性,特别是过高的自我评价带来成功的虚幻体验,过度自信,希望引起别人的重视。一般而言,这类大学生天赋较好,一直处于被关注的中心,自信心与自尊心都较强,缺乏失败的生活经历与亲身体验,因而生活在理想世界中,当面临挫折甚至失败时,无法面对现实世界而导致心理崩溃。
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自恋倾向,但绝大多数人没有成为自恋型人格。为什么?因为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社会化起到重要的作用。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我们逐步发现自己的不足,调整自我,并在与他人的社会比较中,确立正确的自我观,走出自我中心的误区。
(二)回避型人格。根据《心理障碍的诊断和统计手册》(DSM---Ⅲ),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
        1. 在没有从他人处得到大量的建议与保证之前,对日常事物不能做出决策。
        2. 明显的无助感,希望别人为自己做出人生的重要决定。
        3. 依赖性,很少独立地开展计划或行动。
        4. 过度容忍,为讨好别人甘心做自己内心不愿意做的事,不轻易拒绝别人。
        5. 容易因未得到赞许或遭到批评而受到伤害。
        6. 当亲密关系中止时感到失落无助甚至崩溃。
        7. 经常有被人遗弃的念头折磨,且在交往中,担心被朋友遗弃,不坚持自己的观点。
        回避型人格的核心是退缩。当面临内心的冲突时,他不是选择解决问题而是选择逃避,一味的迁就忍让。这与个体的不良成长环境与早期生活经验有关。
(三)依赖型人格
《心理障碍的诊断和统计手册》(1)SM—一Ⅲ)中对其特征描述如下:
1.在没有从他人处得到大量的建议和保证之前,对日常事物不能作出决策。
2.无助感,让别人为自己作大多数的重要决定,如在何处生活,该选择什么职业等。
3.被遗弃感。明知他人错了,也随声附和,因为害怕被别人遗弃。
4.无独立性,很难单独展开计划或做事。
5.过度容忍,为讨好他人甘愿做低下的或自己不愿意做的事。
6,独处时有不适和无助感,或竭尽全力以逃避孤独。
7.当亲密的关系中止时感到无助或崩溃。
8.经常被遭人遗弃的念头所折磨。
9.很容易因未得到赞许或遭到批评而受到伤害。
只要出现上述特征中的5项,即可认为是依赖型人格。
依赖型人格的人往往是自我谦避型的人,对别人的需要和期望使他过分地依赖于别人。这种人把爱情看得至高无卜,认为爱别人意味着和另外一个人在心灵和肉体上的合一,并从中找到自身所没有的整体性。在爱别人的过程中,依赖型人格的人充分发展了理想化自我的讨人喜欢的品质。如果别人嫌弃或没有赏识他为讨好别人而作出的过分慷慨和关心,他会感受到深深的伤害,因为别人嫌弃的是他自认为最有价值的因素。所以他对嫌弃有强烈的害怕,这意味着对别人希望的落空和对自我的否定。
依赖型人格的人强迫自己在任何情况下绝对地原谅别人,这就引发了内心的焦虑。但如果他的同伴对他的依赖性怀有感情,并由此激起对他一定的忠诚,则是比较幸运的。不成功的关系是双方相互折磨,这对依赖型人格的人是缓慢而痛苦地毁灭自己的过程。病态的依赖性在父母与子女、教师和学生、医生和病人、领导者和追随者之间的友谊关系中也有典型的表现。
依赖型人格的人“迷住”的通常是傲慢超然的人。因为他崇拜傲慢者引入注目的自尊。傲慢者粗鄙的冒犯可能是他们之间关系的开始,然后,同伴成了生活的中心,冲突导致的焦虑加强丁他的依赖性,他用屈从代替了坚持自己的权利,容忍同伴的在别人看来是无礼的行为。但另一方面,随着冲突的持续和加剧,消耗在增加而希望在减少,被压抑的憎恨会使他产生报复的念头,并以抱怨、痛苦、折磨、加剧的依赖性表现出来。无论是什么结果,对依赖型人格的人来说都是不幸的。他要么被嫌弃而憎恨或绝望,要么因同伴给予他自尊而离开同伴,因为他的自尊一日.得到满足,他就无法和人保持依赖的关系。如果他没有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他还会走入另一种依赖关系,或者留下终身的心灵创伤。
对依赖型人格障碍的治疗,首先,要患者减少自我防御的倾向,正视自己内心的冲突,对现状产生不满,在自觉自愿的情况下发展自己的情感、愿望,而不是被迫的。其次,治疗的关键是培养独立性。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可以从点滴小事开始做起。或者对别人提出的计划做出修改,逐步过渡到完全由自己做决定。最后,重建自信。自信缺乏是依赖型人格产生的源头,不妨每天大声对自己说:“我行的,我能做好。”多回想自己一个人做成功的事情,建立自信心,并可尝试作一些小小的冒险。
(四)偏执型人格
《心理障碍的诊断和统计手册》(DsM一Ⅲ)中对其特征描述如下:    。
1.过分敏感。在没有充分依据时,便预期自己会遭人伤害和摧残。
2.未经证实便怀疑朋友或同事的忠诚与诚实。
3.从温和的评论和普通的事件中就看出羞辱与威胁的意向。
4.对嘲笑与羞辱决不宽恕。
5.不愿信任别人。
6.无端自卑,很容易感到自己受轻视,并且立刻报以恶眼与反击。
7.未经证实,便怀疑配偶或性对象的忠实。
只要出现下述特征中的4点,即是偏执型人格。据1998年上海市青少年心理卫生中心调查结果的保守估计,该种人格障碍患者占心理障碍总人数的5.日%,且以男性居多。
偏执型人格又称妄想型人格。前几年家喻户晓的电视连续剧《渴望》中,那个不近人情、几乎人见人厌的王亚茹的行为表现,就是典型的偏执型人格。这类患者的主要特点是固执刻板、敏感多疑、自我评价过高,常常感情用事,并伴有攻击性行为。固执刻板具体表现为好与人争论,常常为一些不甚清楚的细节问题而与人争得面红耳赤。一旦认定自己受了不公待遇就会不知疲倦地沉溺于诉讼,且大有不到黄河心不死之势。为人死板,缺乏幽默感。敏感多疑往往表现在具有歪曲体验的倾向。对人充满不信任感和戒备感,惯用敌视的角度看待事物,故人际关系紧张。在自我评价方硕过分高估自己的能力,一旦遇到失败,不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是把失败的责任推委于客观和他人,对别人的成功极为嫉妒,对侮辱和伤害铭刻在心,不易释怀,
某男病人,由于父母性格均不健康,并经常吵架,动辄打骂孩子,因此他自幼性格急躁、主观、敏感、好猜疑,不愿接受意见。自参加工作后,上述人格特征更为突出,思想狭隘,固执己见,好嫉妒,常与人发生冲突,几乎与单位里的所有同事都吵过架,他自己实际工作能力很差却自我感觉很好,反说领导和同事都不信任他,是有意为难他等。
这位患者的偏执型人格障碍起源于幼年时期。克服偏执型人格障碍的主要办法是认知疗法。首先,要充分认识自身的缺点,改变极端的思维方式,建立一种合理化的认识。人无完人,对犯错误的人应给子改正的机会,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信任和相互帮助等。其次,要改变怀疑别人的习惯,学会宽恕。每个人都会犯错误,对偶然的错误应该原谅。第三,应逐渐学会与人和睦相处,相信生活中大多数人是值得信赖的,不要用敌视的态度去待人处事。并试着去结交、关心朋友,用心去体会友谊带给人的愉悦。
(五)强迫型人格异常
属于轻微的人格异常。这一类型的人格异常开始于青年期,在各种环境背景下所表现的广泛模式是:过分地注意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举止是否适当,因而表现得特别死板,处世缺乏灵活,缺少弹性;强烈的自制心和自我约束。其主要表现为:做事要求完美,甚至因此而妨碍工作的完成。做事专注于细节、规则、次序、组织或时间表,反而失去工作重点。要求他人应完全遵照自己的方式做事,或不相信别人而拒绝别人。过度献身于工作,因而放弃休闲活动或友谊(但无明显财产的需求)。对有关伦理、道德或价值观的事物,表现得过于诚实,一丝不苟而毫无弹性。
(六)戏剧型人格异常                                  
这一类型的人格异常开始于青年期,在各种背景下所表现的广泛模式是:过度情绪化及寻求被注意。其主要表现为:具有浓厚而夸大的情绪表现,如自吹自擂、装腔作势,过分热情拥抱普通朋友,在轻微伤感的场合无法自制地啜泣等。过分关心自己身体的吸引力,表现为喜欢引起他人的注意和关心,爱虚荣。当自己不属于受注意的焦点时,会产生不愉快。以自我为中心,行为是为了获得立即满足,不能忍受延迟满足。
(七)反社会型人格异常   
属于轻微的人格异常。其特征为:行为表现无所畏惧,不顾一切,对人敌对,爱挑起争端,好盛气凌人,时常表现出仇视,恶毒中伤。这一类型的人格异常目前年龄至少在18岁,而在15岁开始至少表现出下列各项行为中的4项:   
(1)时常做出不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妨碍公众。
(2)无法遵守社会规范,一再违法被逮捕,如:破坏他人财产,偷窃,从事非法行业。
(3)容易生气且喜好攻击他人,包含殴打配偶或子女。
(4)不承担应负的财务责任,一再拖欠债务,无法供养子女或其他依靠者。
(5)不诚实,一再说谎,为了自己的利益或娱乐而欺诈别人。
(6)行事卤莽,无视自己或他人的安全。
(7)夫妻关系来能维持一年以上。
(8)缺乏羞耻心和罪责感,犯错误后没有后悔的感觉(视伤害、虐待行为为理所当然)。
上面例举的是主要人格障碍类型的一些主要特征和表现,而人格异常的人与普通人实际上并无明显的界限,人格异常者往往很难归类至某一特殊的人格异常类型。因此,人格异常的分类,只是有益于观念上的区分而已,对于具体情况的分析,应该根据临床诊断和治疗来进行。特别应当注意的是:正常个体的人格有时也可能出现上述异常人格的某些特征,但其持续时间和强度没有超出正常限度。只有当这些特征表现得超出正常范围,并且难以为人们所接受的时候,才是病态人格。
人格变态发展到严重程度,不仅危害个人,并可在医学上和社会上构成严重问题。为此,对人格障碍能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是非常必要的。由于人格障碍是个体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的,它非常稳定,病态的行为模式相当顽固。所以,治疗人格障碍的效果甚为缓慢,调整人格结构所需要的时间较长。治疗的方法需要重视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并充分利用环境的力量,长期地、慢慢地进行训练和影响。这就要求亲人、朋友和治疗者在治疗时要有耐心,要多给患者精神上的支持,要让患者维护和保持好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在此基础上,再配合好心理咨询、药物、理疗、催眠、生活指导、暗示等其他方法进行治疗;另外,在治疗时,希望患者借着心理治疗所获得的经验和原则,将其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以逐渐矫正其不止常的行为,适应社会的生活。

第四节 塑造健全人格

一、塑造良好的性格特征
爱因斯坦说过,—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取决于他性格上的伟人。良好性格是健全人格的核心内容,是人生成功的必要条件,也直接影响人的生理健康。
美国医学家的研究所证实:A型性格的人心直口快快,性情急躁,争强好胜,易激动,整天忙碌碌,与B型性格者休闲自得、处之泰然的行为形成鲜明对比,检查结果表明,A型性格的人,血清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的浓度比较高,在激动状态下,容易引发心绞痛和心肌梗塞,且冠心病的复发率和死亡率显著高于B型性格的人。但A型性格是可以改变的,只要平时注意控制情绪,用理智克制冲动的行为方式,放松生活节奏,改掉爱与别人比高低的习惯,就可以降低或预防心脏病发作的危险性。
我们每个人的性格形成都经历了日积月累的过程,没有哪一个人的性格足是与生俱来的。社会上曾有人把性格与人的出生年月、指纹、面相等相联系,这实际上是由于对人的心理现象不理解而产生的迷信。如,算命的混四月出生的人善于团结他人,处事周到,通情达理。可希特勒四月出生却毫无人性,滥杀无辜,给整个世界造成巨大的灾难。从性格的形成和改变过程来看,性格离不开人的社会活动。
性格从最初的萌芽到最终成熟定型,是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心理学家认为,性格的演变经历了童年的雏形阶段,青少年的成型阶段、成年的自我调节修养阶段,并逐步走向成熟。但有时性格的发展阶段会提早或延迟,如,有的青年虽然生理上已经成熟,但由于自我评价过高,简单的事不屑一顾,复杂的事又无从着手,好高骛远,结果一事无成-有的青年缺少责任心,生活上依靠父母,追求高消费,却又以自己巳长大为山,拒绝父母对他们精神上的关爱。这都是青年性格发展迟缓的表现。因此,加强对自己性格的修养,有助于加快性格的成熟,避免形成不良性格。
一位智者门下有许多弟子,看到他们都即将成才,心中自是高兴,但他感到自己来日可数,便将他们招过来,露天设坛讲授最后一课。智者问道:“你们看田野里长着什么?”“杂草”。学生们不假思索地回答。“告诉我,该如何除掉这些杂草?”学生们愕然,这问题太简单了。学生A先开口:“我只要有一把锄头就足够了!”学生B接着说:“还不如用火烧。”学生C反驳道:“要想让它永不再生,只有深挖才行。”
智者站起来说:“这堂课就讲到这里,你们回去后按照各自的方法除一块杂草,一年后在此相聚。”一年后学生们回来了,他们都很苦恼,因为无论采取什么方法,杂草总是没有明显效果,有的更多了,他们急于请教。此时智者已经不在了,只给弟子们留了一段话:“你们的办法是不能将杂草除尽的,因为杂草的生命力很强,除掉田野里的杂草最好的方法是,在上面种庄稼。有没有想过,你们的心灵也是一片田野。”
每个人的心灵也是一片田野。因为世界的五光十色五花八门,我们的心就生出了数不清的欲望。有些欲望就是杂草,它们来自于原始的生物本能,不用浇水施肥也能疯长,稍不留心就会荒芜,如果我们只一门心思除掉它会事倍功半;有些欲望是庄稼,需要栽种,需要精心呵护。庄稼越多,杂草的生存空间就越小;庄稼越茁壮,杂草就越孱弱,如果我们同时再清除杂草,田野就干净如初,这些庄稼就是高尚的道德品质,良好的心理素质。
1、自尊。自尊是人格健伞者的标志之一。自尊心是性格中一种高尚的品质,自尊的人关心自我形象,积极向上,有追求目标,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为了赢得与自己能力相应的地位(自尊的满足)而发奋努力,或者害怕因考试成绩不好面临丧失自尊的威胁而刻苦学习,不管是力求成功还是避免失败,都是源于自尊需要而产生的成就动机。所以自尊促使人积极向上,但自尊过了头往往是自卑的表现。自卑的人通常有两种表现,或是自轻自贱,妄自菲薄;或是狂妄自大,容不得别人的半点意见。实际上这是缺乏自信的表现。
2、自信心。 建立在客观的基础之,上的自信心,是成功人士性格中必不可少的特征之一。很难想像一个没有自信心的人会有所作为。自信是在旨定自己存在价值的基础上,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在工作学习中扬长避短,并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努力。自信是对自己、对他人的悦纳,是一种意念,一种意志。自信并不意味着没有失败,没有风险,而是具有面对失败的勇气、战胜失败的信念和把握成功机会的能力。性格中有了自信,生活里就会充满快乐。
3、认真负责。 认真负责是工作和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优良品格。一个人对自己、对别人负责,表示他对自己有信心。他会在说话做事前经过思考,而不是随心所欲,信口开河。面对困难,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不会推委逃避,不会寻找借口以求得心理的暂时安慰,而是敢于承担责任,并努力去获得成功。与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交往,会有一种信任感和安全感,所以这种人往往是受人欢迎的。领导会放心地把工作交给一个认真负责的下属,朋友、同事会乐于和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合作共事,妻子会把心托付给有责任感的丈夫,女儿会因为有一个负责的母亲而在成长过程中受益无穷。认真负责并不是轰轰烈烈,而是从完成一次作业、兑现答应朋友的一件事、为自己的一次小小的过失承担责任开始。
4、自我控制。自我控制是一个人良好性格的重要指标之一。一个人如果不善于自控,则意味着他不能有效地发动、支配自己或抑制自己的激情、控制自己的冲动,对未来的成长过程有害无益。很多人由于不能控制自己的激情和冲动行为,从而或失去理智、或犯罪堕落甚至危及生命。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主持人滕佳走了,《撒哈拉大沙漠》的作者,台湾著名作家三毛走了,80年代曾风靡大陆的朦胧派诗人顾城走了。也许,他们有很大的心理压力,但如果他们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寻找到合适的疏泄途径,那么……
自我控制主要靠后天自身的修养。首先,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对该做的和不该做的有清晰的认识,使自己的行为服务于目标。如,为了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可积极参加慈善活动,关心他人,坚决不参与对别人有危害的活动。其次,要养成“说一不二”的习惯。当然这并不是指固执、刻板,而是指自控能力的培养需要有坚定的意志,如,按照作息时间表生活,今日事情今日完。要经常克服懒惰、消极、逃避、贪婪等缺点,凡事从长远考虑,不要为眼前的一时一事而放弃未来。
坚忍不拔是事业成功的必要条件。历史上许多成功者都是靠着坚强的意志才取得了最后的辉煌。要养成坚忍不拔的性格特征,首先应树立远大的目标。每个人都有未来的梦想,成大器者,必然抱有鸿鹄之志向。但远大目标的实现,靠日积月累的努力,当中会碰到意想不到的困难。坚强的意志表现在对已确定的目标,能坚持完成,不轻易半途而废。此外,坚忍不是狂妄自大,也不是固执己见,它建立在对自己能力合理评估的基础之上。自信是坚强之源,人云亦云者如墙头草,东西南北随风倒,没有自己的主见,更谈不上坚定不移。但不顾一切地自说白话,否认事实,表面上是坚强,实质是脆弱的表现,因为他连承认事实的勇气也没有。坚强者是自信的、理智的、独立的、百折不挠的。法国有居里夫人,德国有马克思,中国有司马迁等都是典型代表。
5、乐观豁达。乐观豁达的心胸是保持良好心境的法宝。同一件事,不同性格的人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一张纸上溅了一滩红墨水,一个开朗活泼的女孩子说像烂漫的山花,一个父母不和、心情忧郁的女孩子说像惨烈的鲜血,一个为失恋而痛苦不堪的女孩子说像滴血的嘴唇。可见境遇心造。豁达的心胸来自宽容,容忍不同的意见,容忍不同的人。对小事不斤斤计较,对“小人”不秋后算总账。豁达的心胸来自忘却,来自谅解。忘却生活中不愉快的事情,忘却别人的冒犯,谅解他人的缺点和过失。常从事情的积极面来看待问题,才会体会到“心旷神怡,宠辱皆忘”的心境。在人际交往中,乐观豁达的人较受人欢迎,所谓“大度集群朋”。要养成自己豁达的心胸,最佳的途径是提高自身的修养。
6、独立和创新。
独立思考的倾向是人格成熟的标志之一。独立的人较少依赖别人,喜欢依靠自己的能力达到目的,对别人的观点不是全盘接受,而是有所选择。研究表明,随儿童年龄的增大,其独立性也逐渐加强。小学阶段的儿童对老师的话是全盘接受,中学阶段的学生对教师的观点开始有了质疑,到了大学阶段,教师的学术观点对学生而言只是一种个人意见,并不构成权威的定论。作为一个成熟的青年,应该用自己的目光去观察事物,从新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并在前人的肩膀上有所创新。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延伸需要年轻一代对过去和现实的扬弃。
创新思维是当前社会比较时新的—个话题。好奇心是创新的起点,较强的能力和自主独立的性格是创新的要素,自我实现是创新的目的。创新遇到最大的困难是陈旧的观念、思维定势。
当然,良好性格的形成和不良性格的改变是一个逐渐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先养成习惯,再巩固成为稳定的性格。如果说童年的性格雏形主要受家庭环境的影响,那么,青年期性格的稳定和成熟应该主要靠自己的修养。有的人希望自己有独立、坚强的性格,但每逢周末却把大包的脏衣服往家里带,笔记、作业抄袭别人,碰到小小的困难就采用逃避策略,甚至仅仅为了睡懒觉而旷课。如果在小事情上可以对自己不负责任,在关键事情上又怎么能保证自己的独立和坚强呢?习惯养成性格,优良性格和不良性格的形成都是一个由浅人深、由表及里的过程。所以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忽视平时良好习惯的养成而想拥有良好的性格,无异于建造空中楼阁。所以,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性格负责,它正是个人日常生活的体现。
二、发扬气质的积极因素
1.气质类型无好坏之分。
我们应该具有这样的认识,即气质没有好坏之分。每一类型的气质都有其积极面和消极面,如,胆汁质的人热情但急躁,多血质的人敏捷却草率,抑郁质的人细致可是多虑,黏液质的人稳重然而死板。所以,我们不必为自己类属于哪一种气质而忐忑不安或沾沾自喜。历史和现实中,各种气质都有名人辈出,如,俄国的四大文豪,著名诗人普希金属于明显的胆汁质,评论家赫尔岑属于多血质,寓言大师克雷洛夫属于黏液质,讽刺小说家果戈里属于抑郁质。有人对我国的著名文人进行了分析,发现李白是胆汁质,杜甫属抑郁质,郭沫若为多血质,茅盾属黏液质。许多运动员的气质是胆汁质和多血质,如,李连杰属于胆汁质,容志行、朗平、李月久属于多血质。而擅长悲剧人物心理描写的作家有部分人属于抑郁质。可见,任何一类气质的人,都有可能成为成功人物,也有可能一生百无聊赖,成为庸俗小人。湖北大学的张秦对338名大学生用自陈测验法进行气质调查,结果表明,以多血质为主的84名,占总数的24.85%,以黏液质为主的43名,占总数的12.72%,抑郁质仅27名,气质类型分布存在显著差异。但气质类型的分布无性别差异。
此外,人群中属“典型型”气质(具有气质类型典型特征)的人只是小部分,大部分人的气质为“一般型”(近似某一类型的特征)和“混合型”(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的特征)。
2.气质是性格的生理基础。
气质和性格同属于人格,两者各有侧重。气质是先天的,在婴儿诞生之时已具有了。性格主要是后天环境影响的产物;气质是行为的外显维度,性格则构成了行为内容。我们必须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具有不同的气质的人性格表现有很大差异。如,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去,有的人会很快与周围人打成一片,有的人却独坐一隅,感到浑身不自在。
气质类型并非性格,但气质是性格发展的基础。同样的气质类型,可以形成好的性格,也可以走向反面。如,多血质的人,其灵敏的特征,既可形成做事敏捷的性格,也可形成粗心的特征。
气质并不对所有的性格特征产生影响,只对明显带有情绪色彩和意志特征的那部分性格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
3.发挥自己气质中的积极面,克服消极面。
虽然气质也会受后天环境的影响,但因为气质的生理基础是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而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特性的改变过程是很漫长的,故我们并不提倡改变气质本身,而应该尽可能地发挥自己气质中的积极面,克服消极面。
胆汁质的人,应保持自己有抱负、自信、热情、主动的长处,在生活和工作学习中尽量发挥自己擅长独立思维的特点,用自己的坦诚、表里如一去结交朋友,成为一个受人欢迎的人。但要注意克服粗心大意、简单化的毛病,平时在日常生活中可有意“三思而后行”。对自己的信任应该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否则就成了刚愎自用。对自己奔放的情感要有所控制,并使其维持长久,而不是灿烂一瞬。
多血质的人,可充分发挥机智活泼、善于适应环境变化的特长,在集体活动中出谋划策,以自己的朝气、生动的言语、表情为整个活动增色。但要注意保持情绪稳定,不要养成忽冷忽热的习惯。反应灵敏、兴趣广泛并不意味着学习就可以耍小聪明,一知半解。要改正做事只求速度,不讲质量的缺点。
黏液质的人,学习作风踏实,工作起来有条不紊。情绪稳定,善于自我控制,这些都是要发扬的积极面。但稳定并非死板固执,尤其对新生事物应从新的角度、以新的方法来对待,不能墨守成规。在人际交往中冷静之外如能加上一些热情,相信会更受人欢迎。平时可有意多参加一些群体活动,在群体活动中逐渐形成活泼机敏的习惯,与黏液质的良好特征相得益彰。
抑郁质的人,能体察到一般人不易察觉之处,感情细腻深沉,应保持“细致”的特色,从而认真地完成工作学习任务。但要防止细致过了头变成多疑。对生活中碰到的不愉快不必长时间地耿耿于怀,因为挫折是生活的必须。应多与人交往,学会正常的发泄感情的方法,这样生活会变得轻松许多、美丽许多。

关闭窗口

 

我校 教务管理在线 图书馆 就业信息网 人力资源处 国际交流与合作处 教育部 人民网


Copyright © 2023  太阳集团tcy8722(中国百科)-App Store NO.1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国 湖南 衡阳 衡祁路228号  邮编:421001 电话0734-8282510 邮箱:jgf@usc.edu.cn

Baidu
sogou